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进程中创造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理念。红色文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红色文化资源中,处处呈现出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的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地处大别山腹地,为深入了解金寨革命历史,探寻金寨的红色记忆,重走金寨的红色道路,皖西学院法学院“学党史,普法治,助力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按照计划于7月19日到金寨县参观红色革命基地,目的是深入学习金寨的红色文化,寻找革命先烈的遗迹,让红色基因融入青年大学生的血脉之中。

团队成员拜访当地老党员
金寨县红军广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等六个主要红色景点,形成了以烈士纪念塔为中心,融塔、馆、堂、碑、墓园、广场为一体,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具有深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与绿色山水景观紧密相连。纪念塔身正面镌刻着刘伯承元帅亲笔题写的“星火燎原”四个大字,旁边青松翠柏,庄严肃穆,给实践团成员十分深刻的印象。实践团成员怀着敬仰的心情认认真真的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塔、金寨县革命博物馆、红军烈士墓园、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金寨县红军纪念堂,再一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全国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再一次接受了革命传统、特别是大别山精神教育。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仔细而严肃地聆听了讲解员讲述的一段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抗战故事,一张张照片如同一架时空穿梭机,真切地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一件件历史遗物将历史画卷重新铺展在面前,细长的火枪,破旧的油灯,还有各个将军们留下的钢笔和笔记,心酸的同时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重温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实践团成员一致表示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实际行动向革命英雄致敬。

团队成员与老党员交流心得
实践团成员在梅山镇人民政府的大力帮助下,联系到县里老党员李祥才、王科孝、余正权。老党员说:“从懂事的时候就有这个心愿,就想入党,因为家是老革命、老红军,是有革命历史的。在生产队干活每先带头接那重活、脏活、苦活。生产大队看我脚踏实地,不怕辛苦,就开始培养我……那一批入党的在大队就只有我一个人,预备期过后,记得转正是在1971年5月16号,是在公社开的入党宣誓大会,当时心里特别高兴”。采访过程中老党员回忆当年的事情时几度哽咽……实践团成员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因为那些不怕牺牲,舍小家为大家的革命英雄的无畏付出才换来今天的幸福与安定。老党员嘱咐大家一定要做到毛主席教导做的五种人:要做的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还嘱咐青年一代要吃苦耐劳,体会当今生活的来之不易;要勤奋刻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要勇于创新,敢于拼搏,只有寻求突破,才能不断成长。老党员们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地区的安全稳定,祖国的繁荣富强。他们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永远值得弘扬和学习。
本次活动是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中,目的是深化红色文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实效性,皖西学院法学院依托专业优势,充分假期组织学生到革命教育基地、红色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寻找红色文化遗迹,感受红色文化魅力,积极利用自身本领服务老区人民,让青年大学生在服务红色革命老区的实践中增知识、长才干。
(文/图 王雨欣)